新闻公告

情景案例双驱动·思维碰撞促成长——毕璋友教授公开课解锁农学课堂新范式

来源:本站    浏览量:1509    日期:2025-06-21

        2025年6月20日下午,农学与园艺技术学院教师们齐聚玉阶楼,共同聆听我校银龄教授毕璋友带来的《农药应用技术》教学示范公开课。本堂公开课聚焦农药行政执法,凭借“情景案例双驱动”的创新教学模式,为在场学生、教师呈现了一堂知识丰富、逻辑清晰、生动活跃的精彩课程,为学院教学质量提升与教学模式优化带来新启发。



公开课现场 


        课程伊始,毕璋友教授以精心设计的情景模拟迅速激活课堂氛围。“现在假设你是农药经营者,我是前来检查的执法人员。”毕教授以标准执法流程与扮演“经营者”的同学展开互动,从出示执法证件、询问进货台账,到检查包装标签、核对经营许可,一系列贴近实际的执法场景被生动再现。在一来一往地交流间,行政执法的严肃性与规范性得到充分诠释,并将交流悬念带入正式课堂教学环节。

 

课堂情景模拟


        情景模拟激活课堂后,毕教授顺势转入《农药管理条例》的系统讲解。他以条例架构为出发点,借助表格清晰展示条例整体架构,逐一拆解各章节核心要点。讲解中,毕教授着重强调农药监管部门、生产者、经营者和使用者等相关方的法律责任。在阐释农药行政执法具体实施时,他结合农业农村部最新执法规范,详细阐述立案标准、调查程序、证据收集等关键环节。针对案件定性原则与合理量罚尺度这一教学难点,毕教授列举现实中不同违法情形对应的处罚幅度,让抽象法律条文变得具体可感,助力同学们精准把握执法尺度。

        课程的核心环节当数案例研讨阶段。毕璋友教授选取某农资店销售劣质农药非法牟利、某农药工厂违规生产假农药这两个具有代表性的典型案例,有序组织学生分别从违法事实的认定标准、法律条文的准确适用、处罚程序的规范流程等多个专业角度展开深入研讨。在同学们依次阐述各自的处罚建议后,毕教授随即进行专业且细致地点评。在研讨过程中,毕教授三次对案例条件进行拓展延伸,将原本相对简单的案例逐步演变为复杂的法律情境,有力推动同学们的思维从表面的认知层面,逐步向深层次的思辨维度进阶,在进行专业教育的同时,把社会主义法治法治思想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思政元素润物无声地贯穿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实践证明,这种案例递进式教学方法,不仅是检验学生知识掌握程度的有效手段,更切实提升了学生将法律理论应用于复杂实际问题的实践能力。

 

师生认真聆听


       为巩固教学效果,课程尾声设置当堂测试。测试题目紧密围绕课程重点,涵盖条例条款记忆、案例定性判断、处罚程序排序等多种题型。毕教授表示:“这种即时反馈能让教师及时发现学生掌握知识和技能的盲点,也为我们课程教学诊断与改进提供了方向。”

        课程结束后,农学与园艺技术学院院长杨净云进行总结发言。她对毕璋友教授的精彩讲授致以衷心感谢,称赞这堂公开课“既有理论高度,又有实践深度”。针对学院教师团队建设,杨院长强调要以此次公开课为契机,学习先进教学方法,提升课堂驾驭能力,优化教学风气,将严谨治学态度与创新教学理念融入日常教学。

 

杨净云院长总结发言


        此次教学示范公开课不仅展现了毕璋友教授深厚的学术功底与精湛的教学艺术,更搭建起教学经验交流与教学方法创新的平台。参与教师们表示,会将今日所学所感应用到实际工作中,积极创新教学方式方法,为培养高素质农业技术人才贡献力量。        (农学与园艺技术学院供稿/图:吴潇潇/文:皇甫苏婧/一审:吴潇潇,二审:方其仙,三审:杨净云/一校:皇甫苏婧,二校:吴潇潇,三校:杨净云